

新聞中心Press center
熱門產品Hot products
解決方案Solution
聯(lián)系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
前幾日,
小編的朋友圈被江浙滬的雪給刷屏了!
看著滿屏的白雪,
北方的童鞋os:我們這盛產雪!
南方的童鞋os:雪是什么?
小編os:冷!??!
并默默的套上了秋衣秋褲~
到了這個年紀不用爸媽催
早已自覺地穿上了
在這樣一個天寒地凍的季節(jié),
忽然發(fā)現,
需要離開暖氣和空調去室外巡檢,
你的內心是
十分開(拒)心(絕)的!
就在這個時候,
它或許可以拯救你的不開心~
智能化電力巡檢機器人
單從人工替代上來說,傳統(tǒng)的變電站、配電站房巡檢主要是通過人工方式,結合檢測儀器對變電設備進行簡單定性的檢查。而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(tǒng)因其靈活的控制/運行方式、不受天氣因素影響等優(yōu)點,在無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變電站和配電站房執(zhí)行巡檢任務上將大有所為。
當然,智能電力巡檢機器人還有很多其他優(yōu)點,例如,機器人所帶來的在線巡檢能夠實現狀態(tài)巡檢,可以克服定期檢修方式下的局限性。智能化巡檢機器人無論在技術應用和功能實現方面,還是成本控制方面都對電網巡檢運維的安全性、可靠性、穩(wěn)定性產生積極作用。
兩網規(guī)劃,全面推廣運維機器人
據了解,國網“十二五”智能化規(guī)劃已改進變電站運行管理方式,從傳統(tǒng)有人值班逐步向集中監(jiān)控、無人值班方式轉變。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建立智能機器人入網檢測試驗室,并制定出階段性發(fā)展目標:2020年,全面推廣小型化、工具化機器人,在公司系統(tǒng)變電運維班組內進行全面配置。
2016年南網“十三五”部署全面推行“機巡+人巡”運維模式,2018年5月,南方電網正式提出《智能技術在生產技術領域應用路線方案》,機器人技術有望全面應用于南網系統(tǒng)現場作業(yè)。
智能運維到來,市場究竟如何?
“據測算,2018-2020年變電站/配電站巡檢機器人市場空間分別為72/405億元”據億嘉和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,國家電網自2013年開始集采變電站巡檢機器人,截至2017年保有量約1,000臺,2020年國內110KV及以上的變電站數量將超過3萬個,需求缺口大;2015-2017年億嘉和的配電站巡檢機器人銷量分別為50/270/448臺,呈高速增長態(tài)勢。
如果智能電網無人巡檢推進順利,據測算2018-2020年國網系統(tǒng)巡檢機器人市場總需求約為477億,年均市場需求約159億;其中,變電站巡檢機器人合計9,000臺,市場空間72億元;配電站巡檢機器人合計8.1萬臺,市場空間405億元。
“預計2016-2020年智能電網總投資保持高位”2010年3月的《國家電網智能化規(guī)劃總報告(修訂稿)》顯示,2016-2020年智能電網建設進入第三階段,投資額為1,750億元,占電網投資比例由11.67%升至12.5%。
2010年9月的《國家電網公司“十二五”電網智能化規(guī)劃》將第二階段投資總額調整為2,861億元,占比升至19.07%。2016-2017年國網電網投資為4,964/4,854億元,2018年計劃投資4,989億元,按《規(guī)劃總報告》中12.5%的比例計算,2016-2018年智能電網投資分別為621/607/624億元。
假設2019-2020年電網總投資規(guī)模維持在4,900億元左右,據預計2016-2020年智能電網合計投資將達到3,076億元。智能電網投資總額有望保持高位。
“智能運維將成為投資重點”
國網“十二五”對電力系統(tǒng)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高峰結束,投資重點將從“基礎建設”向“運維”轉變,基數龐大的電力設備的監(jiān)控、維護、保養(yǎng)等需求都將充分釋放。
美國電力研究院(EPRI)和施工規(guī)范協(xié)會(CSI)的統(tǒng)計數據表明,在電網系統(tǒng)實施狀態(tài)檢修可以提高設備利用率2%~10%,節(jié)約檢修費用25%~30%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10%~15%。
現階段國家電網的運營管理能力已經跟不上電網發(fā)展的節(jié)奏,國家電網也必將在投資規(guī)劃方面更多地向電力系統(tǒng)運維和管理方向傾斜。
電網信息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升級必將帶來更多高技術含量的電力二次設備的投資,據預計“十三五”期間,電力系統(tǒng)智能巡檢產品及服務市場可能將成為電力系統(tǒng)投資的重要“風口”。
最新產品
New products
了解更多>